习凿齿纪念馆
习凿齿纪念馆坐落在美丽的枣木山下,纪念馆以家国情怀为主题,展示习凿齿的生平和贡献,其中还介绍了习氏宗亲文化的源起、发展和传承、家风家训,以及习氏宗亲之风骨精神——“魏晋风度,风清骨峻”。纪念馆分为序厅和名高两晋、遁隐白梅、博通经史、习氏宗亲四个展厅。
纪念馆序厅:以枣木山秀美的山水画卷为背景,复原一座魏晋风格的书房场景,书桌前是习凿齿的等比雕塑,造型唯妙唯俏,似乎他正在思考“晋宜越魏继汉统论”的问题。
第一展厅名高两晋:墙上挂有出自《习氏宗谱》的习凿齿的画像。画像两边是习氏家族的一副通用古联:姓开汉代,指的是习姓尊汉代任陈国相的习饗为得姓先祖;望出襄阳,说的是习姓的郡望在襄阳。东汉的习郁因功被光武帝刘秀封为襄阳侯,习凿齿正是习郁的后代。
第二展厅遁隐白梅:从“习凿齿入赣路线图”,可以清晰看出习凿齿从襄阳到白梅漫长的迁移历程。习凿齿为避苻坚逼其所用,带着妻室子女从湖北襄阳,长途跋涉到江西。他先是隐居在万载书堂山,在那里开馆授徒,传道解惑。后来有一年冬天,习凿齿路过新余西北的缑岭时,看见见一株白梅,傲雪怒放,冰洁芬芳。习凿齿兴奋地说:“此老梅是吾宜家之兆也。”于是就将这个地方取名为“白梅”,举家搬迁,隐居在这里,世代生息繁衍,成为江西习氏始迁祖。
第三展厅博通经史:主要展现习凿齿在史学、文学等方面作出的贡献。习凿齿博通经史,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、思想家。他的著作有《逸人高士卷》8卷、《习凿齿集》5卷、《魏武帝本纪》4卷、《襄阳耆旧记》5卷,以及他的代表作《汉晋春秋》(五十四卷)。
第四展厅习氏宗亲:在这儿可以了解到习氏渊源、习氏堂号、白梅习氏繁衍播迁图、字辈排行表、习氏家风家训等内容。习凿齿是一位风清骨峻的名贤,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世代子孙,形成了白梅习氏的优良家风。